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绩溪景点
绩溪景点
安徽绩溪胡适故居
作者: 日期:2009-8-29 8:52:25 人气: 标签:安徽绩溪 胡适故居
 
胡适故居座落在绩溪县上庄村西南,依山傍水,是一座精制的徽派建筑。胡适为绩溪旅台同乡会写过“努力做徽骆驼”的题词,胡适自己也富有徽骆驼精神,在学术上勇于尝试,他的著名诗集,就叫《尝试集》。在国际上取得30多个博士学位。故居内有木雕兰花10幅,平底浮雕,是别号“杨林樵子”的胡开文墨庄制墨高手胡国宾的杰作,题跋有“兰为王者香,不与众草伍”等诗句。以无土兰花为主题,婀娜多姿,颇具特色。兰为香祖,如入芝兰之室,一向为人们所推崇,当时除象征典雅外,不知有无深意?不过,胡适早年写了一首《希望》诗,“我从山中来,带着兰花草。……”婉转悱恻,乡思缠绵,后来谱写为《兰花草》,吟唱出他乡游子的怀恋故园的刻骨铭心之情。无土的兰花,不免有流浪他乡之感!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,流传极广,有人更“按谱填词”,抒发自己的感慨。一时的“我从东北来,怀念乌拉草”,“我从山东来,怀念韭菜饺”,“我从天津来,怀念狗不理包”,……如此等等,不一而足。一曲《兰花草》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!兰花草岁岁开放,遍室四壁生香,而昔日主人,业已仙去,魂兮归来,令人叹息。
故居面积并不大,只有200多平方米,为三开间,前后进,通转式石库门楼。这屋*值得观赏的是屋子门窗上的精致木雕,屋里堂外的窗啊门啊都镂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卉,而且刀笔流畅,平底浮雕,又以清一色兰花为主题。“兰为王者,香不与众草伍”,满堂香溢,反映出主人的立世风格。胡适是深受此风格影响,他晚年作过一首题名《希望》的诗,诗句中有“我从山中来,带着兰花草”,道出了他对故乡兰花的思念之情。

故居吸引人的地方还有那一间坐西朝东的书房。书房不大,约有7个平方米,是个长方形的木屋结构。书房里已不见藏书,只有一只旧的写字台、一把靠背椅。写字台上放着一个老式火油灯、一块砚台、一枝毛笔及空笔筒等,墙上挂着两件草体字的条幅,小巧玲珑的书房呈现出宁静、幽雅的文化气息,使读书人、文化人等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在写字台前的椅子上坐一坐,拍照留影。我也抵不住这种文化诱惑,在书房留了影。与书房相连的是前庭客堂,堂中央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祭台及八仙台和两把厚实靠背椅。正中木墙上挂着一幅人物画像,画像的左右两侧挂有字幅,写有“跃马挥戈驱贼寇,除弊兴利挽狂澜”。这两句话也道出了他年轻时欲“挥戈驱贼”、“除弊兴利”的志向。


 
胡适在故居生活了9年,14岁(1904年)离开故乡到上海求“新学”。胡适的启蒙教育是在上庄故乡的私塾中度过的。少年的胡适就爱看书,看小说书。9岁时,他在四叔家东边小屋玩耍,在小屋后边的一间卧室发现了一本“两头都被老鼠咬坏了”的“小字木版的第五才子”书,他一口气就把这本《水浒传》残本读完。从此,他迷上了看小说,到处借读小说,和朋友交换、比赛看小说。读小说给了胡适很大的好处,帮助他把文章写通顺了。读大量白话小说,又使他得到初步的白话散文的训练。因此,他离开家乡到上海求学时,就能写很像样的文章了。而对于他后来的提倡白话文学和考证小说,也早早地种下了根苗。
上一篇:安徽绩溪胡宗宪尚书府
下一篇:安徽绩溪徽杭古道千年商旅之道
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栏目分类
版权所有:绩溪旅游网    2005-2009

绩溪旅游中心  方先生:159 5628 6730     上海旅游中心  葛先生:135 2467 8515 
kenny8325@qq.com
皖ICP备05019395号